新闻中心
News
在一场充满火药味的NBA比赛中,金州勇士队前锋德拉蒙德·格林因一次争议性防守动作被裁判吹罚一级恶意犯规,这一判罚立即引发了球员和教练组的强烈反应,比赛结束后,格林面对媒体采访时情绪激动地表示:“裁判只看到了我的反应,却忽略了他先给我来了个WWE式锁喉的事实!”
事件发生在比赛第三节还剩5分38秒时,对方球队持球发动快攻,格林迅速回防挡在对手前进路线上,在双方身体接触的瞬间,两人同时倒地,裁判立刻鸣哨中止比赛,通过现场大屏幕回放可见,格林在防守时手臂有一个明显的挥动动作,击中了对方球员的头部区域。
当值主裁判在观看回放后,根据NBA规则第12条Section IV-A款,认定格林“进行了不必要且过度的接触”,直接吹罚一级恶意犯规,根据规则,一级恶意犯规将被判两罚一掷,且该判罚会被联盟办公室记录在案,可能面临追加罚款或禁赛处罚。
比赛结束后,格林在更衣室接受了记者采访,他对判罚表示极度不满:“所有人都看到了结果,但没人关注起因,在我做出那个防守动作之前,他已经用手臂紧紧锁住了我的脖子,完全是WWE摔跤中的锁喉动作!我只是在努力摆脱那种危险处境。”
格林越说越激动,甚至站起来向记者演示当时的情况:“当你呼吸受阻时,你的本能反应就是挣脱,如果联盟要审查这个动作,他们应该审查整个过程,而不是片段,我才是那个先受到攻击的人!”
当被问及是否会就此次判罚提出申诉时,格林表示:“百分之百会,我不否认我的动作可能看起来有些过激,但这是篮球比赛,有身体接触是正常的,当你被人掐住脖子时,你还能怎么做?礼貌地请对方放手吗?”
勇士队主教练史蒂夫·科尔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支持了自己的爱将:“我看了回放,确实在德拉蒙德做出反应之前,有明显的搂抱动作发生在颈部区域,我不认为德拉蒙德是主动挑衅的一方,他只是在保护自己,裁判可能只看到了第二动作而忽略了第一动作。”
科尔进一步解释道:“在激烈的比赛中,这种情况时有发生,球员们在高速移动中,身体接触不可避免,问题在于,裁判如何准确判断谁是始作俑者,我希望联盟重新审查这个判罚,还德拉蒙德一个公道。”
勇士队队长斯蒂芬·库里也表达了对队友的支持:“我与德拉蒙德并肩作战多年,了解他的比赛风格,他确实打得很有激情,但并非肮脏的球员,那个回合中,我相信他只是在对不正当接触做出自然反应。”
根据NBA官方规则,恶意犯规分为两个等级:一级恶意犯规是指不必要和过度的接触;二级恶意犯规则指不必要且过度的接触,并且是蓄意的严重犯规,判罚标准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因素:
NBA规则专家杰夫·范甘迪分析道:“从规则角度看,裁判的判罚符合程序,但问题在于,如何界定‘自然反应’与‘故意报复’,如果真如格林所说,他先遭受了非法接触,那么判罚确实值得商榷。”
NBA历史上曾有多起类似争议判罚,最著名的是2007年季后赛中,罗伯特·霍里对史蒂夫·纳什的犯规引发了一系列争议,不同的是,当时联盟事后审查后追加了处罚。
更近的案例是2022年东部决赛中,一名球员因类似情况被吹罚恶意犯规,但经过球队申诉后,联盟办公室最终撤销了该判罚,承认初始接触确实来自对方球员。
体育法律分析师拉里·科恩表示:“如果勇士队提出申诉,联盟办公室将重新审查整个回合的所有角度录像,关键是要确定是否存在触发格林反应的初始非法接触,如果有清晰证据证明锁喉动作先发生,格林的恶意犯规有可能被降级或撤销。”
与格林对位的球员在赛后采访中提供了完全不同版本的事件:“我只是在正常进行防守,手部可能无意中碰到了他的颈部区域,但绝对没有所谓的‘锁喉’,格林反应过度了,他的报复动作明显超出了篮球范围。”
该球员补充道:“在NBA比赛中,难免有手部接触,如果每次接触都要如此反应,比赛就无法进行了,裁判的判罚是公正的,我尊重他们的决定。”
对方球队主教练也支持这一说法:“我认为裁判做出了正确判罚,我们的球员动作在正常篮球范围内,而格林的反应明显越界了,这是一场高强度的比赛,但球员必须保持职业素养,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动作。”
事件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,有球迷支持格林:“明显是先被锁喉才反应的!格林是受害者!”也有球迷持反对意见:“格林总是有借口,他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!”
体育媒体人也分成两派,知名评论员斯蒂芬·A·史密斯在节目中表示:“我理解格林的情绪,但作为职业球员,他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反应,不管发生了什么,以暴制暴从来不是解决方案。”
而前NBA球员肯德里克·帕金斯则辩护道:“当你脖子被人掐住时,谈何控制?格林的反应是人的本能!联盟应该关注如何保护球员,而不是惩罚自卫行为。”
此次争议再次引发了关于引入更先进判罚辅助技术的讨论,目前NBA已使用即时回放系统,但对于这类“先后顺序”争议,仍存在判断盲区。
一些专家建议引入更多角度的摄像头,特别是在底线和边线位置增加高速摄像机,以便更精确地分析接触顺序,另有人提议借鉴网球“鹰眼”系统,创建3D模型还原事件全过程。
NBA技术部门负责人曾表示,联盟一直在探索新技术应用,但平衡比赛流畅性与判罚准确性是永恒挑战。

如果联盟维持原判,格林将被记一次恶意犯规积分,根据NBA规则,当球员在常规赛累计达到5次恶意犯规积分时,将自动禁赛一场,之后每增加两次积分,再加禁一场。

对于正在冲击季后赛席位的勇士队而言,格林可能的禁赛将是重大打击,作为球队防守核心和进攻枢纽,格林的缺席往往会显著影响球队整体表现。
勇士队随队记者蒙特·普尔分析道:“无论此次事件结果如何,勇士队必须做好格林可能缺席的准备,这已经不是格林第一次陷入此类争议,球队需要考虑如何帮助他平衡比赛激情与情绪控制。”
NBA联盟办公室发言人已确认将自动审查此次恶意犯规判罚,这是对所有一级和二级恶意犯规的标准程序,审查结果预计在未来24-48小时内公布。
历史上,联盟推翻当场裁判判罚的情况较为罕见,但并非没有先例,2023年赛季,共有7次恶意犯规判罚在赛后审查中被降级或撤销。
此次事件的最新进展将受到密切关注,不仅因为其直接影响比赛结果,更因为它可能为未来类似情况树立判罚先例。
无论最终裁决如何,这次争议再次凸显了职业体育中判罚的主观性和复杂性,在高速对抗的篮球比赛中,如何准确判断意图、区分主动攻击与本能反应,始终是裁判和联盟面临的挑战。
对于格林和勇士队来说,此次事件可能成为一个转折点——要么是又一次争议插曲,要么是澄清事实、证明清白的契机。